产品分类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冯经理
手 机: 13305383799
传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电 话: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工业园年华中路66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新闻详细

饲料也被“卡脖子”,比种猪还严重?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5/28



      摆脱进口依赖和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中国是世界上的养猪、消费猪大国,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猪肉都进了中国人的肚子。但是,中国养猪企业的成本却居高不下。除了猪瘟的影响,导致成本升高的主要是种猪性能差、饲料“卡脖子”两大问题。


      种猪和饲料是猪场两项重要的“原材料”。它们的重要性之于猪场,就像芯片之于手机。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朱增勇告诉《财经》记者:“中国培育出来的种猪的商品代生产效率跟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直接的表现就是成本竞争力不强。国外生猪成本一公斤在8元-12元,我们国家当前要到17元甚至更高,至少高40%以上。”饲料的重要性更不必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饲料“卡脖子”要比种猪“卡脖子”的问题更为严重。


      中国生猪养殖落后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09年国家就提出了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年5月,《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提出要大力支持专业化育种和联合育种发展。


      饲料“卡脖子”问题同样也得到了重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加大农作物领域的科研育种,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广辟饲料来源、提升饲料利用水平,中国农业农村部印发《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提出了饲料替代方案。菌种蛋白等新兴产品能够**饲料吸收率,减少饲料消耗。


      育种不易


      综合出栏时间、繁殖周期等经济指标来看,养国产猪的成本要比养进口猪的成本高30%。引进国外的原种猪似乎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原种猪就像猪的“芯片”。国外原种猪具有高产仔率、低料肉比、低繁殖周期、不易生病等特性,让养猪的生意人难以忽视其经济优势。自1994年以来,养猪企业就开始从国外引入原种猪。目前在国内,种猪的原种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其中,来自美国的原种**多。


      中国也有自己的猪。包括四川的成华猪,云南的滇南小耳猪,广东的大花白猪等,地方品种特色明显。上述养猪企业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业内的共识是,国产品种猪的质量更好、口感更好,但是产能特别低,无法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


      可引进外国原种猪并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一头原种母猪在市面上可以卖到2万-3万元一头,在繁衍3年-5年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品种的退化。养猪场由此陷入国外引种、退化、再引种这样的“恶性循环”。


      朱增勇告诉《财经》记者:“种猪育种是一个长期、艰苦而复杂的过程。”培育种猪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资金成本。培育出一头合格的种猪需要几十代、好几十年才能完成,才能保证不退化。这对中小型猪场的经营者、投资者来说是个挑战。除此之外,育种人才匮乏、生物育种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完善都给推动种猪育种带来困难。


      朱增勇告诉《财经》记者:“种猪环节对于整个生猪成本经费的贡献率在40%以上。我们国家要提升生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话,**重要的部分就是种猪环节。”


      饲料替代方案或能减少进口依赖


      当前,中国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严峻。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扩产提速,带动了玉米和大豆需求大幅增长。目前,中国80%的大豆依靠进口。中国玉米自给率虽然达到95%以上,但由于自非洲猪瘟以来中国生猪行业复苏,导致对玉米的采购需求持续高涨,同时也推高了玉米价格。


      某些猪场和饲料厂的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就饲料而言,国内养猪的成本至少比国外高40%,而且受国际市场不稳定性影响大。中美贸易战时期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关税增加、以及**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都增加了养猪成本。


      中国的大豆进口来源高度集中,90%以上是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进口的。一旦发生国际经贸摩擦就将影响中国粮食进口的稳定性。2018年中美贸易战时期,两国互相加征关税,中国向美国大豆征税25%。此后,美国对中国大豆的出口量下跌约70%。


      某猪场负责人表示,粮食价格的高低与猪肉价格的高低并不挂钩。粮食的价格主要由国际市场价格决定,猪肉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粮食涨价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传达到消费终端。


      养猪企业**直接的对抗粮食涨价的方式就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让猪长得更快,尽可能少地消耗饲料。


      为了减少粮食依赖进口的风险,《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提出可以用小麦、大麦、米糠、木薯等替代部分饲料中的玉米;用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等来替代豆粕。并提出在中国不同地区玉米豆粕减量的具体替代方案。


      一些新型产品的推出能够提升饲料利用率,从而有效减少饲料依赖进口的风险。上述有机农场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他们在使用一种菌体蛋白,添加到饲料里能够**猪10%-15%的玉米吸收,有效减少玉米消耗。


      某投资人向《财经》记者表示,这两项原料“卡脖子”问题看似并不急迫,但受制于人总是不好的。哪天真的出现了危机,到时再应对一切都晚了。


来源:财经杂志,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产品:
手机扫描二维码 山东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服务热线:0538-6578008
手机:13305383799
联系地址:泰安市泰山区省庄工业园年华中路66号

鲁ICP备17008139号-1  技术支持:飞讯网络

热线:0538-6578008